社群行銷主要是利用社群媒體平台與目標受眾進行雙向互動,讓品牌更貼近消費者生活,而社群媒體行銷通常涵蓋內容創作、活動策劃、社群管理等環節。本文將分享社群經營6步驟,並提供7大社群行銷推薦平台及案例說明!
社群行銷成功案例 3:療癒安撫娃娃品牌【Snuggle Bunnies】
五、社群行銷服務首選【VGV 圈粉行銷】,為你打造爆紅社群!
社群行銷的基本概念是指利用社群媒體平台(如 Facebook、Instagram、TikTok 等)與目標受眾進行雙向互動,建立品牌與受眾之間的關係,讓品牌更貼近消費者的生活。社群行銷通常涵蓋內容創作、活動策劃、社群管理等環節,最終達到提升品牌知名度、促進銷售與培養忠誠客戶。
人們每天會花費大量時間瀏覽各種社群平台,當品牌持續產出有趣、有價值的內容,不僅能迅速提升辨識度,更能藉由使用者主動分享、留言互動,擴大自然曝光,再搭配精準的社群廣告投放,就能直接觸及目標客群,提升品牌能見度。
社群平台讓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縮短,透過即時回應、創建互動式內容(如:直播、限時問答)等方式,展現品牌對消費者的重視與關懷,讓消費者產生更強烈的認同感,提高忠誠度與購買意願。
社群平台是蒐集顧客意見的重要管道,透過留言、評論和私訊,品牌能深入了解消費者的喜好、需求與痛點,甚至洞悉競品優勢與劣勢。這些第一手資訊有助於品牌更精準地調整市場策略,提升產品競爭力。
透過社群行銷,品牌可以進一步促進銷售與轉化,像是使用吸引人的內容與行銷活動(如折扣促銷、限時優惠),並在貼文中加入購物連結或直接導向購物頁面,簡化轉化流程。社群上也可以讓用戶分享購買經驗或使用心得,間接影響他人的消費決策。
Instagram 是以分享照片、影片為主的社群平台,透過排版巧思呈現精緻、美觀的視覺效果,適合美妝、時尚、旅遊、餐飲等注重視覺吸引力的品牌。
IG 的使用者年齡層相當廣泛,特別受到 35 歲以下的年輕女性族群的青睞。一般會視品牌定位選擇生活化或者時尚感 2 種圖文、Reels 短片的展示路線,尤其是「限時動態(Story)」的互動率相當高,如果想要增進粉絲黏著度,不妨多多嘗試更新、善用內建的 QA 功能來蒐集大家的反饋!
Facebook 除了個人化的生活分享,還有分眾社團、粉絲專頁等功能,適合建立社群、經營品牌,甚至當作官網的用途。雖然幾乎每個人都會有一個 Facebook 帳號,但使用方式會隨著年齡層變化,像是長輩會用於分享日常點滴;年紀較輕的族群則將其視為新聞、資訊的來源。
儘管目前年輕人比較少在 Facebook 上發言,但廣告的曝光、轉換數據表現依然很不錯!千萬不能因為看起來有式微的趨勢就荒廢不經營,粉絲專頁還是要定期更新最新動態、有幫助的內容,無論是圖片、影音,或者稍微長一點的文字都可以,即便是滑過去都會對你的品牌留下印象。
LINE 主要作為通訊工具使用,在台灣擁有極高使用率、年齡不受限。而在社群行銷上,LINE 提供「企業帳號」功能,允許品牌能夠直接「單向」向消費者提供即時性資訊、加強導購、會員經營;也可以建立成員上限 5,000 人的「LINE 社群」,「雙向」與所有粉絲互動、聊天。
LINE 最特別的地方在於擺脫演算法限制、隱私性極高,藉由有如和朋友交談的方式來溝通。因此品牌要思考的是怎麼樣引起使用者「想要互動」的念頭,例如心理測驗、專屬優惠券、個人化綁定方便日後查詢等,互動率再提升。
TikTok 是以短影音為主的娛樂平台,透過音樂、特效、濾鏡等工具,創作出創意十足的影片內容,附加高度演算法推播,只要你的內容夠吸睛,流量皆有機會翻倍成長。從舞蹈、歌唱、搞笑到教學應有盡有,令 TikTok 在所謂的 Z 世代間格外受歡迎。
短影音經營心法首重「快、狠、準」,如果影片無法抓人眼球、盡快說明重點,那麼你很有可能短短 10 秒內就失去 1 位潛在顧客。品牌方若能好好利用熱門音樂、挑戰活動、網紅合作這些途徑,快速擴散、形成病毒式行銷不是夢!任何追求年輕市場的品牌都適用。
YouTube 是世界最大的影音分享平台,和 TikTok 主推的短影音不同,適合製作的是長影片和深度知識內容,18~45 歲的族群活躍度較高。除了觀看影片之外,使用者也可以訂閱頻道、留言、分享,幾乎所有族群都能夠在 YouTube 上找到自己喜歡的主題。
YouTube 影片做得好,不僅有效建立相關領域的專業形象、轉發到其他社群平台充分利用,還會列在 Google 的搜尋結果中,增進 SEO 效益,不斷出現在大眾視野裡。
Threads 是由 Meta 推出的文字導向社群平台、介面類似 Twitter(現「X」),提供給 Z 世代一個更直接、即時、簡潔、輕鬆、迅速的日常交流空間,火熱的速度非常之快。使用者可以在上面分享個人觀點、參與時事討論,喜歡文字互動、抒發的族群都在上面。
Threads 另一個亮點則是與 Instagram 連動性高,平台間能夠相互導流、找到值得關注的話題便可加以延伸操作。如今執行長也宣布 Threads 將開放廣告投放,意味著品牌方得趕緊動起來、提早布局,才能搶占流量先機。
✨延伸閱讀:Threads是什麼?一文了解用法&特色,帶你抓住「脆」熱潮
Dcard 屬於台灣在地熱門的論壇型社群平台,以學生族群與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為核心用戶,擁有高度活躍的匿名社群文化,討論內容涵蓋校園、生活、感情、時事等。
在 Dcard,真實互動與情感共鳴非常重要,「創作文」的痕跡不能太重,適合透過故事型、經驗分享、生活議題切入來做口碑行銷,經常用於發表原創文章、開啟討論風向或描寫各式產品實測,特別適合教育、美妝、3C、求職、情感等關聯性高的產業,這些均為平台上的熱門看板!
平台 |
主要受眾 |
內容形式 |
特色 |
|
多為年輕族群 |
文字、圖片、影片 |
強調視覺吸引力,適合展現品牌美感。 |
|
長輩族群比例較高 |
文字、圖片、影片 |
功能多元化,適合建立品牌社群。 |
LINE |
各年齡層 |
文字、圖片、影片、貼圖、語音訊息 |
直接接觸消費者,推廣活動效率高。 |
TikTok |
Z 世代 |
短影音(15 秒~3 分鐘) |
注重創意與娛樂性,易於製造病毒式行銷。 |
Youtube |
各年齡層 |
長影片、Shorts、直播 |
適合製作深度內容,為品牌提供長期曝光機會。 |
Threads |
喜歡文字互動的族群 |
文字 |
以文字為主的即時互動平台;強調簡單直接的用戶交流。 |
Dcard |
學生族群、部分上班族 |
文字、圖片 |
本地化匿名社群,適合直接參與年輕人的熱門話題。 |
社群行銷策略的第一步是釐清行銷目標與受眾,行銷目標可以是提升品牌知名度、增加網站流量、促進銷售轉化或強化與客戶的互動關係等。受眾則要根據品牌特色與目標客群進行定位,透過市場分析,了解目標客群的特性、需求與消費習慣,進而精準定位品牌受眾。
接下來則要進一步了解目標客群關注的話題、偏好的內容形式(圖文、短影片或長文章)。並挑選最能覆蓋目標受眾的社群平台,避免行銷資源分散在多個成效不明顯的管道上,才能有效提高經營效率。
在社群平台中,完整的品牌或個人資訊是建立信任感與專業形象的第一步。除了要確保檔案資料完整,包含品牌名稱、簡介、聯絡資訊及相關連結(如官網或購物平台),也要設計視覺吸引人的品牌標誌與封面圖片,並撰寫能清楚傳達品牌價值的簡介。
成功的社群經營要有規劃完善的內容策略。建議根據品牌定位與受眾需求,設計多元化的內容形式,如圖文、短影音或知識懶人包等,也可以適時結合熱門時事與節慶,增加討論度。同時也要規劃固定的發文時間與頻率,使品牌穩定曝光。
在制定時可以善用「內容日曆」工具,以圖表形式系統化地規劃、管理內容,清楚掌握每篇貼文的主題、形式與發布時間,避免內容重複或遺漏。同時,也可以提前安排重要的行銷活動(如雙 11 檔期、情人節、聖誕節等),確保所有內容與品牌策略一致,有效提升經營效率與執行品質。
如果剛開始經營社群,找不到方向的話,可以觀察競品的發文頻率、內容類型(如短影音、教學貼文或促銷活動)等資訊,幫助發掘市場趨勢與用戶需求。但要避免直接模仿,而是找出差異化的切入點,創造出屬於自己品牌的獨特價值,提升在市場中的競爭力。
社群行銷不僅僅是發布內容,更重要的是與消費者建立真實連結。品牌方除了主動回應用戶的留言與私訊、積極參與相關討論以外,也可以舉辦問答互動或抽獎,鼓勵用戶創造 UGC(用戶生成內容)。這不僅能提升品牌在社群中的活躍度,還能建立更深層的信任關係,將用戶轉化為顧客。
利用社群媒體分析工具(如 Instagram Insights)追蹤數據指標,包括貼文的觸及率、互動率、點擊率與轉化率等,了解哪些內容或策略最受歡迎,並根據數據變化進行調整,強化有效的行銷活動,改善不足的地方,持續優化社群經營策略。常見指標解釋可參考如下:
觸及人數(Reach):內容被多少人看到,為衡量品牌曝光效果的基礎指標。
互動率(Engagement Rate):按讚、留言、分享等總互動除以觸及數,反應出內容吸引力。
追蹤數變化(Follower Growth):追蹤人數的增減,可觀察品牌吸引力是否穩定。
連結點擊次數(Link Clicks):用戶是否點擊貼文中的連結,為導流效果的依據。
帳號互動數(Profile Visits):帳號造訪次數顯示該用戶是否有興趣進一步了解品牌。
留言與回應(Comments):留言數的多寡與內容,能夠了解受眾真實看法與參與程度。
分享次數(Shares):被轉發的次數越多,表示內容越具擴散與共鳴力。
影片觀看完成率(Video Completion Rate):了解影片吸引力與訊息傳達完整性。
粉絲輪廓(Audience Insights):分析年齡、性別、地區等,以便調整內容與策略方向。
轉換率(Conversion Rate):從點擊到實際購買、註冊等行為的比例,釐清現行行銷方式有無真的促使受眾採取行動。
台灣質感女鞋品牌 Robinlo 以真皮材質與精湛工藝聞名,而「復古德訓鞋」與「法式瑪莉珍鞋」更是品牌的明星商品。
在社群行銷上,Robinlo 選擇與 VGV 合作,邀請網紅分享實穿照,成功在 IG 掀起一波熱潮,觸及率高達 31%,收藏次數更突破 55 次。除了穿搭照外,VGV 更安排拍攝獨立生活女子的心境及內心小劇場,結合商品分享不同穿搭風格,獲得 47.5% 的高觸及率,成功打動消費者的心。
優若美痘痘貼是不少人解決肌膚困擾的好夥伴,目前累積銷售量已突破 4.5 億顆,成為全球痘痘貼市場的領導品牌。
考慮到 Z 世代對短影音內容接受度較高,VGV 選擇以「短影片」凸顯優若美痘痘貼的品牌優勢。在產品介紹上與網紅合作拍攝完整的使用流程,搭配有趣的影音開頭,成功吸引粉絲點擊,觸及率高達 32.21%。不只單純介紹痘痘貼,VGV 更設計了「情境式內容」,由網紅柔柔與男友酷炫一同入鏡,以搞笑方式呈現使用痘痘貼的前後差異,116.96% 的高觸及率與近千次的限動連結點擊,充分展現了該短片在社群行銷上的成功。
Snuggle Bunnies 是由紐西蘭童裝品牌 Jamie Kay 所設計的安撫娃娃,對寶寶來說,Snuggle Bunnies 不只是一隻娃娃,更是最貼心的好朋友!
透過社群媒體上真實溫馨的親子互動,以及精心製作的沉浸式開箱影片,VGV 成功展現 Snuggle Bunnies 的品牌魅力。其中一篇以寶貝的好朋友話題引起眾多共鳴,搭配寶寶與玩偶的可愛互動照,獲得 57.7% 的觸及率;而沉浸式開箱影片則搭配溫暖文字融化網友的心,影片觸及率高達 72%,成功吸引大眾目光。
舒比是來自德國的尿布品牌,長達 60 年堅持生產零甲醛的無毒紙尿褲,只為給寶寶最舒適的呵護,讓每個家庭都能感受到來自德國工藝的細膩與安心。
這次的社群行銷活動 VGV 決定以真實生活畫面為主軸,在影片中呈現尿布的實際使用畫面,讓粉絲親眼見證舒比尿布的超強吸水力。該影片的收藏 & 分享次數高達 476 次,觸及率更高達 103%!而實測畫面更引起網友熱烈討論,互動率達 18%,爸媽們紛紛留言分享使用心得,讓舒比成為母嬰界的熱門話題。
想讓你的品牌在社群上爆紅嗎? VGV 圈粉行銷科技就是你的最佳選擇!VGV 深知如何運用社群的力量,為品牌創造聲量。我們不只是單純的網紅媒合平台,而是你的行銷夥伴,為品牌量身打造最適合的社群行銷策略。
VGV 的社群行銷服務共有以下特色:
豐富的產業經驗:VGV 擁有豐富的網紅行銷知識,並跨足多個產業領域,從大企業到小眾品牌,都能提供最專業的建議。
一站式服務:從行銷目標設定、網紅媒合、內容策劃到活動執行,都由 VGV 一手包辦,讓你省心又省力。
精準網紅媒合:VGV 擁有龐大網紅資料庫,能根據品牌特性精準媒合最適合的網紅,讓社群行銷效益最大化。
重視內容價值:好的內容才是打動人心的關鍵,因此 VGV 會與網紅共同創作,打造出具有話題性、能引起共鳴的優質內容。
歡迎點擊下方按鈕預約「行銷諮詢服務」,讓你的品牌成為下一個成功的社群行銷案例!
延伸閱讀: